
步入 2025 年,口腔医疗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1 月份行业营业收入环比骤降超过 30%,即便在寒假这一正畸治疗的传统旺季,接诊量也大幅减少了 45%。2 月不仅未能迎来回暖,与去年相比继续下滑了 15%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口腔客单价越来越低成为了行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。
激烈的市场竞争引发价格战
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,口腔医疗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越来越多的连锁口腔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市场竞争愈发激烈。为了争夺有限的患者资源,不少诊所不得不打起价格战。一些小型诊所为了吸引顾客,推出低价洗牙、补牙等项目,大型连锁机构也不甘示弱,通过各种优惠活动、套餐组合来降低整体客单价。在这种恶性竞争的环境下,整个行业的客单价被不断拉低。原本一些高端口腔诊疗项目,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,也不得不降低价格以维持市场份额。例如,在某些地区,种植牙项目的价格从原来的每颗上万元,降至如今的数千元,甚至更低。这种价格战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吸引更多的患者,但从长远来看,却严重影响了口腔机构的盈利能力,导致行业整体客单价持续走低。
资本介入带来的盲目扩张与成本压力
近年来,资本大量涌入口腔医疗行业,一些口腔机构为了快速扩张,盲目追求市场份额,忽略了自身的内在管理和风险控制。在扩张过程中,这些机构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开设新门店、购置设备、招聘人员等,运营成本大幅增加。然而,市场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达到预期,新开设的门店面临着客源不足的问题。为了维持运营,这些机构不得不降低价格来吸引患者,从而导致客单价下降。同时,由于前期投入巨大,在客单价降低的情况下,机构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,经营压力愈发沉重。部分机构甚至陷入了亏损的困境,不得不通过进一步降价来刺激消费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消费者理性化与信任危机
在过去,口腔机构通过各种免费种牙、低价种牙的广告套路,确实吸引了不少客户。但经过近六七年的市场洗礼,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。他们不再仅仅关注价格,而是更加注重医疗质量、医生资质和服务体验。此外,一些口腔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过度医疗、虚假宣传等问题,导致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度下降。消费者在选择口腔机构时,会更加谨慎地进行比较和选择,对于价格过高的项目持观望态度。一些高端口腔机构由于未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,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,导致客户流失严重,客单价也随之降低。例如,上海某高端口腔门诊次单价从 2019 年的 5000 – 6000 元降至 2024 年的 2000 元,降幅达 70%,VIP 客户数量更是下降了 90%。
政策调控影响
国家推行的集采政策对口腔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以种植牙为例,集采后种植牙的客单价几乎腰斩。这使得口腔机构原本依赖的高利润项目利润大幅减少,无法再支撑起高昂的运营成本和营销费用。为了维持运营,机构不得不降低其他项目的价格,从而导致整体客单价下降。此外,医保政策的调整也对口腔行业产生了影响。一些口腔基础治疗项目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,患者在选择口腔机构时,更倾向于能够提供医保报销的公立机构。公立口腔医疗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,社区口腔科覆盖率从 58% 增至 76%。在这种情况下,民营口腔机构为了吸引患者,不得不降低价格,进一步拉低了行业客单价。
口腔客单价越来越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对于口腔机构而言,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,就必须积极应对这些挑战,通过提升医疗质量、优化服务体验、加强内部管理等方式,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而不是仅仅依赖价格战来吸引患者。